图片来源:Scott Troyanos/The LIFE Images Collection/Getty Images

受伤后的克里根没有放弃训练,而美国花滑协会也破例让她在没有参加选拔的情况下,直接参加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,同时参赛的还有坦雅-哈丁。

1994年2月16日,挪威,1994利勒哈默尔冬奥会,坦雅-哈丁(左)和队友南希-克里根在比赛前训练。

图片来源:John Tlumacki/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

在利勒哈默尔的赛场上,哈丁出现失误,最终只获得第八名,而克里根则用近乎完美的表演赢得了一枚银牌。虽然哈丁对自己的表演打分结果很不满,但她的申诉并没有得到裁判组认可,她认为这是受到了赛前“暴力袭击门”的影响,而当时诸多民众把她的落败视之为“报应”。

1994年,挪威,1994利勒哈默尔冬奥会,坦雅-哈丁宇裁判组沟通,她对自己的表演得分有很大异议。

图片来源:Eileen Langsley/Popperfoto/Getty Images

1994年,挪威,1994利勒哈默尔冬奥会,原本有夺冠希望的坦雅-哈丁在比赛中仅获得第八名。

图片来源:John Tlumacki/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

1994年2月25日,挪威,1994利勒哈默尔冬奥会,坦雅-哈丁沮丧地离开赛场。

图片来源:Bob Thomas/Getty Images

冬奥会过后,哈丁的前夫面对警方严厉处罚,供认是袭击克里根是出自哈丁指示。而坦雅-哈丁随后主动认罪,她也被终身禁赛(最终被判两年缓刑),并被罚做公益劳动200小时。

在接受社区处罚期间,坦雅-哈丁坐在台阶上喝咖啡,神色显得十分愁苦。

图片来源:Steve Starr/CORBIS

其实坦雅-哈丁作为美国花滑国家队成员,竞技实力可谓超群,虽然容貌算不上十分美丽,但以力量足和动作难度大著称,她是美国第一位完成阿克塞尔三周跳动作的女选手。

1992年,美国,坦雅-哈丁在当地一场花滑比赛中。

图片来源:Focus on Sport/Getty Images

在丑闻爆出之前,坦雅-哈丁一直是美国队的“种子选手”,曾在多项国际大赛上获奖。

1991年1月,德国慕尼黑,坦雅-哈丁在花滑世锦赛上夺冠。领奖台上站在她左边(图右二)的就是后来控诉她暴力袭击的队友南希-克里根。

图片来源:Tim Defrisco/ALLSPORT

永别冰场的坦雅-哈丁沉寂多年,后来逐步转站搏击赛场。但曾经在花滑赛场上表现出的力量优势,到了拳台上却并没有让她从对手那里讨到任何便宜。

2003年2月22日,美国孟菲斯,坦雅-哈丁在当地一场搏击比赛中被对手击倒。

图片来源:Al Bello/Getty Images

2005年1月20日,美国埃辛顿,坦雅-哈丁在当地一场搏击比赛中获胜,她被判技术性击倒对手。此时的她体格已经变得分外壮硕。

图片来源:Stan Grossfeld/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

《花样女王》由美国知名演员、“小丑女”玛格特-罗比主演,以艺术手法“解构”了哈丁的悲剧人生:母亲的暴力养育、丈夫的暴力婚姻、队友的阶级歧视......最终对队友南希的袭击仿佛成为了情感爆发的“必须环节”。影片上映后,坦雅-哈丁重新回到了美国大众视野,有人指责她在为自己“洗白”,也有人反思当年的审判对哈丁有失公允。

2017年12月6日,美国好莱坞,以坦雅-哈丁人生经历为线索拍摄的人物传记电影《花样女王》上映,坦雅和在剧中扮演她本人的女演员玛格特-罗比携手亮相红毯。

图片来源:Alberto E. Rodriguez/Getty Images

我们当然希望不要再看到体育赛场被暴力所扰,但仍否需要反思语言和情感的暴力会带来怎样的伤害。

剧照截图

1991年,美国奥克兰,坦雅-哈丁在美国花滑锦标赛上表演。

图片来源:David Madison/Getty Images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