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乒乓球的世界里,陈梦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,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2007年,陈梦正式踏入国家队的大门,开启了她辉煌的职业生涯。
在世青赛的赛场上,她凭借着扎实的技术、沉稳的心态和无畏的斗志,一路过关斩将。
不仅带领女团站上最高领奖台,更是在女单、女双和混双项目中脱颖而出,独揽四枚金牌。
2018年1月,陈梦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光时刻。
她的女单排名跃居世界第一,成为中国女乒历史上第九位登顶世界第一的选手。
然而,陈梦的追求从未停止。
2020年,她在全锦赛、女子乒乓球世界杯、国际乒联总决赛中一路过关斩将,都夺得了女单冠军。
在奥运赛场上,陈梦先是拿下东京奥运会的女单冠军,而后在巴黎奥运会成功卫冕。
她也成为了继邓亚萍和张怡宁之后,第三位卫冕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的运动员。
然而遗憾的是,尽管陈梦在众多赛事中斩获无数荣誉,但世乒赛的冠军奖杯却始终与她失之交臂。
自2013年起,陈梦先后六次征战世乒赛,每一次她都全力以赴,渴望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芒,但总是差强人意。
从2019年到2023年,她总是距离冠军一步之遥。
两次闯入决赛,却两次以2-4的比分先后负于刘诗雯和孙颖莎,收获亚军。
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,陈梦成功夺得了女子单打冠军,但在同年的世乒赛半决赛中,她却以3-4的比分遗憾负于王曼昱。
这些失利虽令人惋惜,但也让陈梦更加坚定了前行的信念,激励着她不断突破自我。
今年的5月18日,陈梦现身山东青岛天泰体育场,跨界参与足球活动。
当天,她顶着一头时尚的大波浪卷发,身着黄马甲搭配破洞短裙,造型又飒又野,一经亮相便惊艳众人。
在赛前的趣味活动中,身穿7号球衣的陈梦也积极参与。
即使蒙眼转圈后有些眩晕,她依然凭借着出色的运动天赋和果敢的判断力,一脚射门,精准洞穿网窝,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。
这一次跨界尝试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乒乓球赛场外,同样勇敢、自信、充满魅力的陈梦,她用行动诠释着挑战自我的无限可能。
相较于陈梦在女单冠军上的耀眼光芒,刘诗雯却更加偏向于团体协作。
二、刘诗雯
年仅14 岁的刘诗雯,怀揣着对乒乓球的满腔热忱,凭借着过人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,叩开了国家一队的大门。
初入国家队的刘诗雯,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。
全锦赛的赛场上,她一路过关斩将,用精湛的球技和顽强的斗志,战胜了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,捧起了冠军奖杯。
两年后的乒乓球女子世界杯的舞台上,刘诗雯再次绽放光芒,成功夺得女单冠军,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位年轻小将的无限潜力。
2010年,是刘诗雯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
她凭借着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,超越了传奇选手张怡宁,首次登顶世界排名第一。
这一成就,不仅是对她实力的认可,更是激励她不断前行的动力。
此后的岁月里,刘诗雯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竞技状态。
2016年,她先后收获里约奥运会女团冠军、世乒赛女团冠军以及亚洲杯女单冠军,用一座又一座奖杯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
然而,竞技体育的舞台上,总会有遗憾。
尽管刘诗雯在众多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但女单奥运冠军的奖杯,却始终与她失之交臂,这也成为了她职业生涯中难以释怀的遗憾。
2019年,对于刘诗雯来说,是充满惊喜与感动的一年。
4月,在世乒赛女单赛场上,她历经重重考验,夺得冠军。
同年10月,在乒乓球女子世界杯的赛场上,她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实力,成为女乒世界杯史上首位 “五冠王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刘诗雯的职业生涯也逐渐进入了新的阶段。
东京奥运会她与搭档获得混双银牌后,开始慢慢淡出赛场。
之后在2022年12月,她凭借着在乒乓球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良好口碑,当选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,开启了为期4年的任期。
2023 年 4 月,她又担任广东省乒协副会长,投身于地方乒乓球事业的发展与推广。
今年4月份的一次采访中,刘诗雯还透露了自己最近的新计划 —— 前往浙大读博。
谈及能参加全运会,她脸上洋溢着惊喜的笑容,直言 “挺不可思议的” 。
从赛场上的拼搏,到赛场外的转型,再到对知识的追求,刘诗雯用行动诠释着永不言弃、不断进取的精神。
同样是国乒女队的名将,同样在职业生涯的重要节点选择转变方向,陈梦与刘诗雯却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三、二人现状
在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《是妈妈是女儿》的镜头前,陈梦直面了那段曾被舆论裹挟的岁月。
当被问及 “拿到奥运金牌仍有人不认可” 时,她坦言道:“运动员把奥运会当作终极目标,当我真的站上最高领奖台,那种热血冲上头的感觉太强烈了,甚至没来得及思考其他。”
巴黎奥运会夺冠后那句 “我的时代到来了”,成了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
“我的时代来了!”是陈梦在东京奥运会首次夺得单打金牌赛后第一时间说的。
此言一出,轰动全世界,也惊动了当时乒协主席刘国梁。
经刘国梁的“批评和引导”后,陈梦当众做出了“改口”,将“我的时代”改为了“我们的时代”。
在改口时,陈梦的表情也是蛮真诚与可爱的。
但镜头里她的意气风发,在网络世界发酵成了“狂妄”的标签。
那些日子里,她卸载了所有社交软件,直到需要分享训练动态时才重新下载。
甚至很长一段时间特别害怕见到人群,总觉得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。
在之后的采访里,她也坦言“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人们不认可我这么说。”
有很多运动员在夺冠后亢奋状态下都有很个性的表达,那为什么他们可以,她就不可以呢?
当在综艺上收到黄圣依妈妈送给自己的 “鸿运当头” 的手镯时祝福她可以“卫冕第三次”时,她说:“借您的吉言,我戴上这个手镯后,开启我的第三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之旅!”
然而,这份期待却被部分网友嘲讽为“只会口嗨”。
如今的陈梦,热搜词条从 “夺冠” 变成了 “穿搭”“综艺金句”。
她会在社交平台分享与父母自驾游的照片,会晒出自己新学的烘焙作品,镜头前的妆容也愈发精致,言语间多了几分松弛感。
与此同时,多哈的乒乓球馆内,聚光灯聚焦在赛场上激烈拼杀的选手身上,观众席里一抹熟悉的身影却吸引了不少目光。
刘诗雯身着简约运动装,现身王楚钦的比赛现场,安静观赛。
赛后面对热情粉丝的合影签名请求,她笑着点头应允,眉眼间满是亲和,就像当年那个在赛场上用笑容感染观众的 “小枣” 从未改变。
赛场之外,刘诗雯的身影更加忙碌。
她跟随刘国梁等乒坛前辈,投身于 2029 年世乒赛的申办工作。
从参与策划宣传方案,到走访国际乒联沟通细节,她将自己对乒乓球的热爱,化作推动这项运动发展的实际行动。
即便不再以运动员身份站上赛场,她依旧以另一种方式,活跃在体坛的核心圈层。
在各类青少年乒乓球推广活动中,她手把手教孩子们握拍、发球,用自己的经验鼓励年轻选手勇敢追梦。
虽然陈梦和刘诗雯都逐渐在赛场上隐退,但二人在体坛的地位不同,生活重心也不相同。
陈梦在舆论与自我的拉扯中,试图在生活里寻找平衡,用平凡的日常治愈内心的伤痕。
而刘诗雯则将对乒乓球的热忱,化作深耕行业的动力,在赛事推广、人才培养的领域里继续发光发热。
结尾
逐渐隐退后,陈梦回归生活本真,在平凡日常中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刘诗雯则扎根乒乓球事业,以实际行动延续对国乒的热爱。
信息来源: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